Page 276 - 唯識藏_05
P. 276
,如所信解,皆能成辦。 他品,或毗鉢舍那品,即於彼彼能善親附,能善和合,無轉無動,隨其所樂種種義中 為令趣向所有清淨善品喜樂,於可欣法發生欣樂。於是行者隨於彼彼欲自安立或奢摩 修瑜伽行者,為令其心棄背貪等一切垢穢,及令棄背染汙憂惱,於可厭法深生厭離; 子,以其相似妙工巧智善了知已,用作業具,隨其所樂莊嚴具中,種種轉變。如是勤 間,投清冷水,令於彼彼莊嚴具業,有所堪任,調柔隨順。於是黠慧鍛金銀師或彼弟 功德作攝受因,經歷彼彼日夜、剎那、臘縛、須臾,逮得勝進。 作意故。如是彼心於時時間為奢摩他、毗鉢舍那之所攝受,堪能與彼一切行相、一切 由生輕安作意故;於時時間,於法思擇,最極思擇,周遍尋思,周遍伺察,由淨智見 品,由調練
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一 譬如黠慧鍛金銀師或彼第子,於時時間,燒鍊金銀,令其棄捨一切垢穢;於時時
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一
7
2
2
6
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