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86 - 唯識藏_05
P. 286

是發起勝解。如是名為於外受、心、法修循受、心、法觀。  其性皆是誑幻所作,暫時而有,率爾現前,多諸過患,其性無常,不可保信。汝應如  心亂所生諸相、尋思、隨煩惱境增上受等四無色蘊,汝應於此如理作意:如是諸法,  此如理思惟,發起勝解。如是名為於內受、心、法修循受、心、法觀。  境無亂受等四無色蘊,剎那剎那,展轉別異,唯是新新而非故故,相續流轉。汝應於  無相、無分別、寂靜想行,及無作用、無思慕無躁動、離諸燒惱寂滅樂想行,於所緣  他品;二、於無散亂品;三、於毗鉢舍那品。於奢摩他品者,謂若汝心於內略時,起  ,而發起故。  起此勝解已,復令其心於內寂靜。如是名為於內外身修循身觀,依自他身,若內若外  棄之在地;棄在地已,至青瘀位,至膿爛位,廣說

               「於毗鉢舍那品者,謂汝善取毗鉢舍那相已,住有相、有分別作意,於有分別、  「於無散亂品者,謂汝於先取諸境界,緣諸境界,墮不定地過去盡滅,及今失念  「汝復應於四無色蘊,由聞思增上力分別取相,於其三分發起勝解:一、於奢摩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二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
   281   282   283   284   285   286   287   288   289   290   29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