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30 - 唯識藏_06
P. 430
未斷隨眠,諸煩惱纏數復現起;若隨眠斷,纏與隨眠畢竟不起。 境相;三、以勝善品滋心相續。當知此是永斷正見前行之道。 類,當知諸餘煩惱亦爾。 正起現前,亦由纏故,說名為繫;於未來世隨眠及纏,以當繫故,亦不名繫。如此種 耶?現在耶? 。若在下地,上地諸纏亦得成就,非在上地得說成就下地諸纏。
問:為斷過去,為斷未來,為斷現在? 答:但捨隨眠,以煩惱纏先已捨故。斷隨眠故,說名為斷。何以故?雖纏已斷, 問:諸修行者斷煩惱時,為捨纏耶?捨隨眠耶?由斷何故,說名為斷? 答:以修三種對治力故,伏煩惱纏。一、了知煩惱自性過患;二、思惟對治所緣 問:諸修行者伏煩惱纏,當云何伏? 如具縛者,不具縛者亦復如是。差別者,所餘煩惱說名為繫。 答:過去已繫,故不名繫;但於現在,由此種類煩惱隨眠,說名為繫。若諸煩惱 問:具一切縛補特伽羅,諸煩惱纏起滅未捨,是諸煩惱於何事繫?過去耶?未來
瑜伽師地論卷第五十八
1
3
3
6
6
2
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