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06 - 唯識藏_08
P. 206
是故總說以為一業。若出世間諸無漏業,皆名不黑不白無異熟業能盡諸業。若已盡業 白異熟業。能感餘處所有諸業,名黑白黑白異熟業。於是處所,有二業果現前可得, 然業。 者,癡所起業,皆是濁業。一切能往善趣妙行,皆名淨業。一切能往涅槃妙行,名默 ,皆名曲業。猛利貪瞋所起諸業,皆名穢業。猛利癡者、上品鈍根忘失念者、極闇鈍 或於後位,又定不能當受生位、後位異熟。 住不還果。若但於此暫生喜足,於現法中不求上進,彼現法中尚不造業,況於生位, 胤,繫屬心故,依心轉故。 量俱行之心,勝妙界攝,是能對治。又心是勝,諸所造業皆屬於心,故說世間並是心 無量有情境界欲作饒益意樂所起。又能發起不善業心,下劣界攝,是所對治;所修無 無量定故。所以者何?所作惡業但於
復次,能感各別處所那落迦惡業,名黑黑異熟業。能感各別處所天趣善業,名白 又正法外墮邪見者、行邪道者所有一切善不善業,邪見所起,邪見增上力所生故 如是行者先發正願為所依止,後善修習無量心定,當於進趣離欲愛時,便能獲得
瑜伽師地論卷第九十
2
0
0
9
9
0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