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58 - 唯識藏_08
P. 358
、解脫一切苦依諸行,住無餘依般涅槃界。 所有諸行;四者、即由此故,解脫一切修道所斷所有諸行,住有餘依般涅槃界;五者 奢摩他,解脫毗鉢舍那品諸隨煩惱;三者、二種等運,離心隨惑,解脫一切見道所斷 摩他熏修其心,依毗鉢舍那,解脫奢摩他品諸隨煩惱;二者、毗鉢舍那熏修其心,依 其相。 寂滅,當知是名畢竟出離。如是非畢竟出離、出離義故,當知建立三界差別。 滅界中,一切六處皆已超越。如是內處不出離、出離義故,當知建立餘三種界。 處不出離、出離義故,當知建立三界差別。 空無邊處所攝無色界;由空、識、無所有想出離義故,建立此上所攝無色界。如是外
於善說法毗柰耶中,略有二種師及弟子甚希奇法:一、平等見隨起言說;二、最 復次,若諸苾芻專樂寂靜,勤修止觀,略由五相,當知其心名得解脫。一者、奢 無增上慢者,謂由遍知,當知建立五種、六種諸出離界,如〈三摩呬多地〉已辨 又色界中,非是畢竟出離欲界。無色界中,望於色界,當知亦爾。若諸有為皆悉 又色界中,具足六處,內處圓滿。無色界中,五有色處皆已超越,唯餘意處。於
瑜伽師地論卷第九十六
2
2
2
4
4
2
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