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59 - 唯識藏_08
P. 359

中,前三名為唯能引自無義利行,後一名為亦能引他無義利行。  邪行為因,能令己苦,由是因緣,他雖正行,亦能令苦,如是名為身差別苦。當知此  類苦,過去已有,未來當有,現在今有,如是摠名時差別苦。身差別苦者,謂自習行  苦。此復如前,應知或有已所遭苦,或恐當遭生怖畏苦。時差別苦者,謂即如是諸品  ,名為災患。所愛變壞,所欲匱乏,生染惱心,名為擾惱。如是名為由內增上所生眾  ,於所未遭而生怖畏。如是名為由他增上所生眾苦。內差別苦者,謂界相違疾病因緣  別苦;二、內差別苦;三、時差別苦;四、身差別苦。  不得善巧。當知能引無義利行,有四種相。云何為四?謂能生起四種苦故:一、他差  勝見隨起言說。如是二種,外道法中都不可得,

                     又由無色意處所依、所緣、自類流轉差別,當知建立有十八界。由五色處安立、  與上相違,當知即是聰慧二相。  云何四處不得善巧?謂於諸界、諸處、緣起、處非處中皆不了達。  他差別苦者,或有疫厲,謂非人作;或有災害,謂人所作;或有已遭,或恐當遭  復次,世間愚夫略有二種愚夫之相:一、樂習行能引自他無義利行;二、於四處
                瑜伽師地論卷第九十六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 4
               4
               3
               3
   354   355   356   357   358   359   360   361   362   363   36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