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65 - 唯識藏_08
P. 365
三受。 由境界力。應知如是補特伽羅欲、尋、觸緣,由現行故,皆不寂靜,以此為緣,發生 發生欲樂,由染著力。即此非理思惟先時曾所領受,由作意力。於現前境現在受用, 由染著力;二、由作意力;三、由境界力。當知此中,諸在家者追求諸欲為受用故, 出世定者。由此八眾,依能領納諸受遍知,應知普攝諸有情眾。 解脫智者;八、住內法眾能入世間定,具足於正見乃至正解脫智者,及住內法眾能入 七、從此已上,乃至非想非非想處未得離貪諸外道眾能入世間定,具足於邪見乃至邪 未離貪眾;四、於諸欲已離貪眾;五、於初靜慮未離貪眾;六、於初靜慮已離貪眾; 緣,謂於過去世;三者、觸緣,謂於現在世現前境界。
又在家眾,或出家眾,於諸欲中未離貪者,由三因緣,諸染汙受而得生起。一、 云何名為一切有情?謂有情眾略有八種:一、在家眾;二、出家眾;三、於諸欲 一切有情應斷諸受,略由三緣,而得生起。一者、欲緣,謂於未來世;二者、尋
瑜伽師地論卷第九十六 見等為最勝,知差別問記。 受生起劣等,諸受相差別,
2
2
2
4
4
9
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