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71 - 唯識藏_08
P. 371
處等。言不共者,終不記別有生者等。 違,不應與言。 」置記論者,謂依一切所有見趣。如是四種正答問者,名善能記,應可與言。與此相 有問言:「修習道已,得涅槃不?」應反詰云:「汝問何道?為是世間,為出世間? 槃,亦非一向。若有問言:「造作業已,往善趣不?」應反詰云:「汝問何業?」若 業終無失壞,是一向記。故思造業當受於苦,此非一向。獲得於捨,於現法中定般涅 者親自演說,由此至教亦不領解。是故於此能請問者,不應與言。 ,而不領解;比度分別正施設時,而不領解;汝自修行自然當了,而不領解;正智論 與言。前四種者:一、於現量;二、於應理;三、於其因;四、於非因。謂等示現時
復次,諸佛如來有二記別:一、共外道;二者、不共。共外道者,記諸弟子當生 後四種者,謂一切行皆是無常,一切諸法皆無有我,一切生處皆不可樂,淨不淨
瑜伽師地論卷第九十六
② 「應可」,底本作「不應」,今依據後文改作「應可」。 ① 「邊」,底本作「逸」,今依據磧砂本改作「邊」。
2
2
2
5
5
5
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