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23 - 唯識藏_08
P. 423
,有三學處:一、增上現行;二、增上毗柰耶;三、增上別解脫。 柰耶所說,非別解脫所說;或有是毗柰耶所說,亦是別解脫所說。是故一切摠略而言 身語現行所攝學處。二者、受持是止所攝所受尸羅所攝學處,此復二種,謂或有是毗 隨其次第,應知淨戒圓滿等第二門差別。 脫圓滿。又依聖所愛戒,若依薀等五種善巧,及依別解脫律儀,受持世俗所有禁戒, 有善法,無間受持相續轉故,當知是名善法圓滿。於遮罪處能遠離故,當知是名別解 伽師,尊重諸學,當知是名所作圓滿,其餘但名所作一分。 若有定學,必有戒學;若有慧學,必有定學;有戒學者,不必定有定學、慧學。若瑜 正行者,謂已見諦,於三種學皆悉尊重。此已獲得沙門果證,不待思擇有能、無能。 重,亦為增上
復次,學勝利住、慧為上首、解脫堅固、念為增上、修習三學速圓滿等,如〈攝 復次,依淨尸羅,略有二種所學差別:一者、受持非止所攝所受尸羅,所有如法 復次,於性罪處能遠離故,當知是名淨戒圓滿。於能密護諸根門等,攝受淨戒所 如是二行,開為四種;即此四種,合為二行。此二與四,平等平等。當知此中,
瑜伽師地論卷第九十八
2
3
3
0
0
7
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