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569 - 唯識藏_09
P. 569

有何因而涸?彼則不能答:今見水有滋涸,故知剎那是水滋涸因。  ,水或時滋長,或時乾涸,不可顯現。若人作如是問:既無剎那,水有何因而滋?復  耶?  而像得起,無此理故。  可得成。  先有種起,後命終時,方無種起,是亦不然。由一一剎那因無體故,是故死心剎那不  剎那剎那無餘因故。若諸行不住,後種子起,是義可然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釋曰:此二偈以十四因成立外法是剎那。水有二因:一、滋;二、涸。若無剎那  偈曰:  問:如是別成立內有為法剎那已,復有何因,能成立外法四大及六種造色是剎那  第九、隨心者,此因成立第十四像起。由心自在,剎那剎那彼像得起,若無剎那  第八、有死者,此因成立第十三無種起。若無剎那,而有死時無種起者,不然。
                大乘莊嚴經論卷第十一       亦說隨心起,及以難問成,一切諸外法,無非剎那體。  由滋及由涸,性動增亦減,二起與四變,薪力及漸微,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5
               5
               5
               5
               5
   564   565   566   567   568   569   570   571   572   573   57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