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69 - 唯識藏_10
P. 169
思作雜染,思作分位差別。又即此思,除受及想,與餘心所有法并心不相應行,摠名 。無量者,謂空無邊處、識無邊處,無邊際故。是故緣彼諸想,亦名小、大、無量。 明利,不能於境圖種種相,故名無相想。小者,謂欲界下劣故。大者,謂色界增上故 無相界定想者,謂離色等一切相,無相涅槃想,故名無相想。有頂定想者,謂彼想不 識無邊處想。無所有處想者,謂能了無所有處想。 想。小想者,謂能了欲界想。大想者,謂能了色界想。無量想者,謂能了空無邊處、 或了無相,或了小、大、無量,或了無少所有無所有處。 。此愛不相應者,謂離繫及隨順離繫。 建立身受;集無色所依,建立心受;由雜染故,建立有味等;由清淨故,建立無味等
云何建立行蘊?謂六思身:眼觸所生思乃至意觸所生思。由此思故,思作諸善, 不善言說想者,謂未學語言故,雖於色起想,而不能了此名為色,故名無相想。 有相想者,謂除不善言說、無相界定及有頂定想,所餘想。無相想者,謂前所除 云何建立想蘊?謂六想身:眼觸所生想乃至意觸所生想。由此想故,或了有相, 如是建立,由四種因,謂所依故,自體故,集所依故,雜染清淨故。集色所依,
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卷第一
1
5
5
7
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