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89 - 唯識藏_10
P. 289

一分事轉者,隨於一分高舉生故。所餘煩惱於一切處,遍緣一切事轉。  等門轉故。又貪、瞋、慢於欲界,緣一分事轉。如於欲界,於色、無色界亦爾。慢緣  界,唯在意識身。如貪,無明亦爾。慢、見、疑於一切處,唯在意識身,由彼於稱量  ,在六識身。如貪,瞋、無明亦爾。貪於色界,在四識身,彼無鼻、舌識故;於無色  展轉相續,漸漸微薄,勢力將盡,墮處中位,於此位中,必與捨受相應。又貪於欲界  樂相應不相應理,應如疑說。  ,皆得相應。不共無明於欲界,與憂、捨相應;於上界,隨所有受,皆得相應。喜、  持故,亦得隨轉,是故於彼,亦與喜、樂相應。  相應者,不決定心若未息滅,喜不生故。色界中疑,疑上靜慮者,由喜、樂定力所引  、樂相應者,由一切見皆在意地故。  見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何故諸煩惱皆與捨相應?以一切煩惱墮中庸位方息沒故。所以者何?煩惱生起,  無明有二種,謂相應、不共。相應無明,一切煩惱相應故,若於是處,隨所有受  疑於欲界,與憂、捨相應;於色、無色界,隨所有受,皆與相應。所以欲界非喜
              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卷第七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7
              7
              7
              7
   284   285   286   287   288   289   290   291   292   293   29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