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64 - 唯識藏_11
P. 164

間方便修者,名下品學;隨一方便修者,名中品學;具二方便修者,名上品學。  通行及樂遲通行,名中品學;樂速通行,名上品學。由方便故者,不殷重方便及不無  中,先因一種,隨順增上戒學最勝;餘之九種,隨順增上心學、增上慧學最勝。  ;於已悟中,起已悟想;於已證中,起已證想。  有萎悴,心有虛乏。如是數數生時,心不執著,除斷棄捨。  未斷,數數應修此對治道。  。如是觀察作意增上力故,數數觀察一切煩惱已斷未斷。若知已斷,應深慶悅;若知

               信者,謂二行相及二依處。二行相者:一、忍可行相;二、清淨行相。二依處者  瑜伽分別者,謂依四種瑜伽正學學處:一、信;二、欲;三、正勤;四、方便。  下中上品分別者,謂由行故及方便故。由行故者,謂苦遲通行,名下品學;苦速  補特伽羅分別者,謂此三學通諸異生及見諦者。  如是十法,樂正修行諸學處者,由初中後隨順學處,是故名為隨順學法。此十法  無增上慢者,謂於所得、所悟、所證中離增上慢不顛倒執。於已得中,起已得想  無怯怖者,謂於時時中應知應觀:於法由不知、不觀、不證入故,生於怯怖,心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顯揚聖教論卷第七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
   159   160   161   162   163   164   165   166   167   168   1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