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90 - 唯識藏_11
P. 490

,故得立。  重惑。相惑即分別性,麤重惑即依他性。此二惑所以得立者,於依他性中執為分別性  ,以似塵義類之名為境界耳。  分別境界。若說分別體,謂三界心及心法。依止及境界更無別體,以似塵義類為依止  我慢事類;皮煩惱,即是欲等惑事類。  分別能生皮煩惱,為禪定障。此三煩惱即三事類:心煩惱,即戲論事類;肉煩惱,即  一切智障;我及我所,此兩分別能生肉煩惱,為解脫障;可愛、可憎及翻前二,此三  故有引、棄,是故通成二用。  無明故,通成此兩,不立別能。貪是引境,故和合;瞋是棄境,故遠離;由有無明,

               釋曰:呼分別性為相惑者,相,謂相貌;說相貌為惑,能為惑緣,故說為惑。但  次辨相惑、麤重惑。若分別性起,能為二惑,繫縛眾生。一者、相惑;二者、麤  此三事類是依他性,若略說分別,不出三種:一、分別依止;二、分別體;三、  後八種分別為顯三種障事,謂自性、差別、聚中一執,此三分別能生心煩惱,為  次依名分別義等五種分別,為顯分別依止及境界差別,依止及境界但分別性攝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無性論卷上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
   485   486   487   488   489   490   491   492   493   494   49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