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53 - 唯識藏_11
P. 53

若先於此間修下中上第四靜慮者,後生彼處受三天果,謂無雲天、福生天、廣果天。  先於此間修下中上第三靜慮者,後生彼處受三天果,謂少淨天、無量淨天、遍淨天。  此間修下中上第二靜慮者,後生彼處受三天果,謂少光天、無量光天、極淨光天。若  天、大梵天。若善修習無尋有伺初靜慮者,生大梵天果,更無異所勝彼處故。若先於  非想非非想處者,謂此處轉依及能依定。餘如前說。  謂於無所有處上境界推求之時,唯得緣無所有極細心及心法,由唯見此境極寂靜故。  過一切無所有處者,謂超過近分及與根本。非有想者,謂超過無所有想。非無想者,  餘如前說。  ,除無所有,無別境界,由唯見此境極寂靜故。無所有處者,謂此處轉依及能依定。  無邊處者,謂超過近分及與根本

                     從是已上,離色貪故,無方處差別,雖有修習下中上因,然不建立生果差別。若  建立生者,謂先於此間修下中上初靜慮者,後生彼處受三天果,謂梵身天、梵輔  又如經說:「超過一切無所有處,入非有想非無想,非想非非想處具足住。」超  又如經說:「超過一切識無邊處,入無少所有,無所有處具足住。」超過一切識
                顯揚聖教論卷第二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4
               1
               1
   48   49   50   51   52   53   54   55   56   57   5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