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513 - 唯識藏_12
P. 513
應,性相違故。又善心品必與無癡善根相應,癡即無明,不可一心癡、無癡並,如貪 ;二者、無記。復有二種:一者、染汙;二、不染汙。不言有善。不可非善、善心相 了達法無我故,皆似相分、見分起故。 并所得果,皆攝在中,皆以法執及無明等為根本故。 障者,謂執遍計所執諸法薩迦耶見以為上首,所有無明法愛恚等諸心、心法及所發業 十八根本煩惱及隨煩惱,若所發業,若所得果,皆攝在中,皆以煩惱為根本故。所知 境,無顛倒性,令不顯現,名所知障。煩惱障者,謂執實我薩迦耶見以為上首,百二 唯此是真,假名實際;是無分別最勝聖智所證境界,假名勝義。如是廣說。 減謗,假名實有;離增益謗,假名空無;分析推求諸法虛假,極至於此,更不可度, 說,皆不能辯。由離一切
有義:唯在不善、無記有漏心品。《瑜伽師地》說諸無明但有二種:一者、不善 有義:法執及無明等,遍在一切善、惡、無記有漏心品及與二乘無漏心品,皆不 言二障者:一、煩惱障;二、所知障。惱亂身心,令不寂靜,名煩惱障。覆所知 如是增數,乃至窮盡,一切法門皆是真如差別之相,而真如體非一非多,分別言
佛地經論卷第七
4
9
9
9
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