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87 - 唯識藏_13
P. 187

,義如前說。  彼非有。不正知者,謂起外門身語意行,違越軌則,此唯內執,故非彼俱。無餘心所  不善,此無記故,非彼相應。散亂令心馳流外境,此恒內執一類境生,不外馳流,故  為二。  法、五隨煩惱,并別境慧。我見雖是別境慧攝,而五十一心所法中,義有差別,故開  隨煩惱中,解通麤細,二性說十。故此彼說,非互相違。然此意俱心所十五,謂前九  染心。謂依二十隨煩惱中,解通麤細,無記、不善,通障定慧相顯,說六。依二十二  癡位增,但說為癡分。  怠、放逸故。掉舉雖遍一切染心,而貪位增,但說貪分。如眠與悔,雖遍三性心,而  煩惱起時,心既染汙,故染心位必有彼五。煩惱若起,必由無堪任、囂動、不信、懈  懈怠、放逸,於一切染汙品中恒共相應。」若離無堪任性等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何緣此意無餘心所?謂忿等十行相麤動,此識審細,故非彼俱。無慚、無愧唯是  雖餘處說,有隨煩惱,或六或十,遍諸染心,而彼俱依別義說遍,非彼實遍一切  此中有義:五隨煩惱遍與一切染心相應。如《集論》說:「惛沉、掉舉、不信、
              成唯識論卷第四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1
              7
              7
              5
              5
   182   183   184   185   186   187   188   189   190   191   19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