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36 - 唯識藏_13
P. 236
:忿等四俱除樂;諂、誑、憍三,五受俱起。意有苦受,前已說故。此受俱相,如煩 容有一切。小十麤猛,五識中無;中、大相通,五識容有。由斯中、大,五受相應。 說六遍染心者,惛、掉增時不俱起故。有處但說五遍染者,以惛、掉等違唯善故。 不善心俱,隨應皆得小、大俱起。論說大八遍諸染心,展轉小、中,皆容俱起。有處 。二十皆通俱生、分別,隨二煩惱勢力起故。 有,教理成故;掉舉、惛沉、散亂三種,有義是假,有義是實,所引理教,如前應知 ,隨其類別,如理應知。 說二十隨煩惱者,謂非煩惱,唯染麤故。此餘染法,或此分位,或此等流,皆此所攝 ,亦攝煩惱,是前煩惱等流性故。煩惱同類餘染汙法,但名隨煩惱,非煩惱攝故。唯
有義:小十除三,忿等唯喜、憂、捨三受相應;諂、誑、憍三,四俱除苦。有義 此唯染故,非第八俱。第七識中,唯有大八,取捨差別,如上應知。第六識俱, 此二十中,小十,展轉定不俱起,互相違故,行相麤猛,各為主故;中二,一切 如是二十隨煩惱中,小十、大三,定是假有,無慚、無愧、不信、懈怠,定是實 與、并、及言,顯隨煩惱非唯二十,《雜事》等說貪等多種隨煩惱故。隨煩惱名
成唯識論卷第六
2
2
2
4
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