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漏等,准上應知。 嫉等亦親迷諦,於滅、道等,生嫉等故。然忿等十但緣有事,要託本質方得生故。緣 皆通四諦。此中有義:忿等但緣迷諦惑生,非親迷諦,行相麤淺,不深取故。有義: 修所斷,依二煩惱勢力起故,緣他見等,生忿等故。見所斷者,隨所依緣總別惑力, 疏等,皆如煩惱說。前十,有義:唯修所斷,緣麤事境,任運生故。有義:亦通見、 應起故。見所斷者,隨迷諦相,或總或別,煩惱俱生,故隨所應,皆通四諦。迷諦親 故;梵於釋子,起諂、誑故;憍不緣下,非所恃故。
成唯識論卷第六 二十皆非學、無學攝,此但是染,彼唯淨故。後十唯通見、修所斷,與二煩惱相
成唯識論卷第六
2
2
2
6
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