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43 - 唯識藏_13
P. 243
別故。 故此二種,亦通無漏。雖說尋、伺必是分別,而不定說唯屬第三,後得正智中亦有分 位,於藥、病等,未能遍知,後得智中,為他說法必假尋、伺,非如佛地無功用說。 此二亦正智攝,說正思惟是無漏故,彼能令心尋求等故,又說彼是言說因故。未究竟 彼,從彼引生,故通見、修,非所斷攝。 求解脫故。若已斷故,名非所斷,則無學眠非所斷攝。尋、伺雖非真無漏道,而能引 學究竟者,有為善法皆無學故。 二亦緣上境,有邪見者悔修定故,夢能普緣所更事故。 必不現起。尋、伺上下,亦起下上。
有義:尋、伺非所斷者,於五法中,唯分別攝,《瑜伽》說彼是分別故。有義: 悔、眠唯通見、修所斷,亦邪見等勢力起故,非無漏道親所引生故,亦非如憂深 悔非無學,離欲捨故。睡眠、尋、伺皆通三種,求解脫者,有為善法皆名學故; 下上尋、伺能緣上下。有義:悔、眠不能緣上,行相麤近,極昧略故。有義:此 惡作、睡眠唯欲界有,尋、伺在欲及初靜慮,餘界地法皆妙靜故。悔、眠生上,
成唯識論卷第七
2
3
3
1
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