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99 - 唯識藏_13
P. 299

似真如相,不見真實真如性故。又說此智分別諸法自、共相等,觀諸有情根性差別而  分別故,聖智皆能親照境故,不執著故,說離二取。有義:此智二分俱有,說此思惟  ,證唯識相。二中初勝,故頌偏說。前真見道,根本智攝;後相見道,後得智攝。  生故,非安立後,起安立故,分別隨眠,真已斷故。前真見道,證唯識性;後相見道  雙運,而於見義,觀順非止,故此觀止開合不同。由此九心,名相見道。  。謂法類品忍智合說,各有四觀,即為八心,八相應止,摠說為一。雖見道中,止觀  斷見所斷百一十二分別隨眠,名相見道。  有二心:一、現觀忍;二、現觀智。如其所應,法真見道,無間、解脫,見分觀諦,  道,無間、解脫,見、自證分,差別建立,名相見道。  於苦諦有四種心,集、滅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諸後得智有二分耶?有義:俱無,離二取故。有義:此智見有相無,說此智品有  諸相見道依真假說,世第一法無間而生,及斷隨眠,非實如是。真見道後,方得  若依廣布聖教道理,說相見道有九種心,此即依前,緣安立諦二十六種止觀別立  二者、依觀下、上諦境,別立法類十六種心。謂觀現前、不現前界苦等四諦,各
              成唯識論卷第九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8
              8
              7
              7
   294   295   296   297   298   299   300   301   302   303   30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