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02 - 唯識藏_13
P. 402
大乘亦說,爾即云隨轉,小乘亦說一切有性,二乘無滅。又《佛性論》中,大眾部執 別部皆有佛性,經部、一說部總名無實滅,應皆大乘。又以小乘有說實滅及 無果,前後何殊?獨云前說一分無性,小乘非了,三乘准妄可悉。 不應道理。亦應從一切,能生於一切,以無因性為彼因故。若云無果,大小因許因中 》等云「乳中無酪」、「石中無金」,為說因無,為果非有?若無因性,後能為因, 分無性之者,前教同此,何非了義? 云據五乘性,亦彼自執五性後有,非本法爾。准此,即有未成五性已前之位,還是一 ,《深密》說空皆歸三性,已明有性,如何得言先說無性,後說有性? 》等先為小說,《般若》廣明第一義空,《深密》廣明六度三性,《般若》說眾生空 實滅一分無性。若大乘經定知,何經先為
此不應然,謬定大小故。何者?若一分無性名為小乘,一切有性皆名大乘,即分 又云:一分無性,二乘實滅,定是小乘;悉有佛性,二乘無滅,是大乘義。 若云後教雖有現無,皆悉當有,故不同前者,不爾。如《涅槃經》、《優婆塞經 又彼自執真如及心為正因性,豈有已前大乘及大乘師立真如及心不遍有情耶?若
能顯中邊慧日論第二
3
9
9
0
0
① 無性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