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07 - 唯識藏_13
P. 407

,何義不同,多偏說理?又若說心不生恒沙相功德,真如與誰為恒沙性功德?  此亦不爾。心若不能通生染淨可同如,心既通生,如何不說?又悟識成淨,迷識成染  心染淨能生一切者,攝用歸體,攝餘從識,故不相違。  賴耶,勝者我開示。」以此知藏識中有種種界,非即第八。然《華嚴》、《楞伽》說  於法亦然,更互為果性,亦常名因性。」又云:「由攝藏諸法,一切種子識,故名阿  第八,亦不即賴耶,體用因果,理應爾故。故《阿毗達磨經》云:「諸法於識藏,識  從一因生。」以此故知,因果名別,由阿賴耶具三相義,因相之中具種種界,雖非離  不平等。《涅槃》三  生,云何名引自果及以性決定?復又一因何能通生善、不善等?若許爾者,因一論成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又云無恒沙性塵勞也者,此亦不爾。既有八萬四千諸塵勞門,翻有八萬四千諸功  又云理心雖俱生因,多說理者,以順如成淨,違如成染,心則不爾,故不說者,
              能顯中邊慧日論第二
                   ② 「三」,底本作「二」,今依據麗本慧嚴等譯《大般涅槃經》卷三十二改作「三」。  ① 「立」,底本作「五」,今依據大正本《一乘要決》卷下改作「立」。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② 十二云:「一切諸法異因異果,亦非一因生一切果,非一切果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3
              9
              9
              5
              5
   402   403   404   405   406   407   408   409   410   411   4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