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12 - 唯識藏_13
P. 412
行可得,故是無常。亦不得云雖有色行,而體是常。《涅槃經》云「捨無常色,獲得 無常。 住?既有三相,何得名常?又云:「應化有來去,法佛無來去。」應化有來去,明知 」此說法身離有為,豈報身相離有為耶?若云不離者,豈不許生?生已經停,豈不是 所變種各殊,能變唯心 常?不得難言能變唯是心,所變心、色別,何廢能變心常住,所變是無常?何以故? 、色非色等別。又復應化及色二 ?又復八識因位無常,何故果位常、無常別?既許常、無常別,應許慮非慮、心非心 》第三說觀察智、成事智為化身,因二智起故,說二智為彼二身。 用身,四智俱是自受用身;他受、變化因二智起,即說二智為彼二身。故《大莊嚴論 二智為法身。又真如理功德所依本,二智功德所生本,故名法身。若分自
又《攝大乘論》云「於法身中,色行不可得」,明報身等,色行可得。報身既色 又天親《般若論》云:「分別有為體,非彼相成就,三相異體故,離彼是如來。 不爾,二論俱無著造,何故《莊嚴論》說二智為法身,《攝論》不許二智為法身
能顯中邊慧日論第二
② ,能所俱心智,何得常、無常?
① 等俱鏡智現,何故能變之心是常住,所變智身是無
4
0
0
0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