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19 - 唯識藏_13
P. 419
,名平等因。若許是無漏,則苦集對治即不得為染法因,故梁論云:「即既立為染濁 因,亦名增長。既此熏習非阿賴耶攝,是此能對治,明知不得以第八體為菩薩性種性 釋,皆令准知。 上緣,明知正見本自有因。下言「熏習為種子故,出世心得生」,論前會訖,下更不 :「此二因於正見是增上緣,今所言因,是通名因緣,說緣為因。」既說聞熏習為增 ?」 乘》第三云:「未曾見有毒為甘露。阿賴耶識猶如毒藥,云何能生出世甘露清淨之心 種性者,是其無漏本有種子,第八心體既是有漏,如何得為無漏正因?故無性《攝大
非唯親現聞名 又梁論云:「佛
能顯中邊慧日論第二
③ 「名」字下,底本有「開」,今依據前後文意刪去。 ② 「佛」字上,底本有「何」,今依據麗本真諦譯《攝大乘論釋》卷三刪去。 ① 「并」,底本作「普」,今依據卍續本改作「并」。
③ 熏習,本正見種亦名熏習,因增長故,所以《地持論》等亦名為
② 世尊說,從他聞音及自正思惟,由此二因,正見得生。」釋云
4
0
0
7
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