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49 - 唯識藏_13
P. 449

易生死。弘此時經,論亦隨教者,此亦不爾。自許《華嚴》是已前教,豈唯說王宮化  後時教,其義即改。《瑜伽》即弘前教,四十年後,二滅非真,有阿賴耶墮不思議變  三十四心成佛;未說阿賴耶,弘此時教,即說滅定唯在欲色,及說種子依色心也。弘  前已引,無文顯說定性寂滅受變易死,虛言教理顯然,故為過也。  三中不定性者。若不如此,謂即前三定、不定性皆許入大,違下第七、第八所說。如  為第四乘?或可前三乘定、不定性皆悉合說。第四人唯取不定性者,言彼三種,即前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又問答中云:何故二說不同?答云:如經中未說王宮以為化佛,弘此時教,即說
              能顯中邊慧日論第三
                   ⑥ 底本無「何」,今依據大正本《成唯識論本文抄》卷二補上。  ⑤ 底本無「法」,今依據麗本《入楞伽經》卷二補上。  ④ 「苦」,底本作「若」,今依據大正本《成唯識論本文抄》卷二改作「苦」。  ③ 「所」,底本作「非」,今依據底本校勘記改作「所」。  ② 「然」,底本作「亦」,今依據大正本《成唯識論本文抄》卷二改作「然」。  ① 底本無「變」,今依據大正本《成唯識論本文抄》卷二補上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4
              3
              3
              7
              7
   444   445   446   447   448   449   450   451   452   453   45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