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63 - 唯識藏_13
P. 63
種別別安布,果不應有。彼若如是,餘人身識能依、所依同一作業,亦無差別。有情 說依止者,遍於一切有情所攝,或不用力便應得之。 積集生業所熏習故。彼說無記,識所依止熏習,及餘識聚俱相應果,此不應有。是故 之形狀差別所說。 。或識相續住熏習果故,如念愛憎等,亦復如是。大所造色,影像識變亦不離識,彼 生行安立故,如無色界熏習之業。或心、心所不離色處大種所生,業力和合方能生故 之果,離心、心所無別不相應行。此中唯說名言差別,體事無異,故是密意。 顯示所取相續內熏心及心所相差異果,五趣所攝,自業熏習之所成故。如無色界熏習 得定果故。習之憶念緣於種子,亦無殊異有情相續。如是知已,所以取少分一人等,
復有餘說,自身業果於一身上而有因果故,如異熟識所安置業是差別故,說身大 有餘師說,唯自體力變為果也。欲、色界生,業力熏習,識依止故;如無色界, 「執餘處有果,所熏識有果」者,彼所習果,此為因故。 或不離心、心所,體事不同。及以生處未離欲者,色之熏習,如如自力,生處得 不爾,是諸大種和合積集,因業力故,由業相續差別果成。如是應知自身相續,
成唯識寶生論卷第三
5
1
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