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21 - 唯識藏_14
P. 421
無處說為虛空,如何會釋? 佛地經》十虛空喻,喻淨法界,此亦如是。 切處。真如勝義無自性性當知亦爾:一、法無我性之所顯故;二、遍一切法故。故《 性之所顯故,遍一切故。 相違。 此第二生無自性性及一分勝義無自性性,皆用依他以為自性,故如幻像,當知亦爾。
問:《對法》、《瑜伽》喻色無處說為虛空,依《佛地論》及《成唯識》,五蘊 此即第三、釋一分勝義無自性。譬如虛空,有其二義:一、無色所顯;二、遍一 譬如虛空,惟是眾色無性所顯,遍一切處,一分勝義無自性性當知亦爾,法無我 解云:幻等自有二義:一、非有似有;二、無實像等。是故二經各據一義,故不 問:《大般若》等,即用幻等喻其空義,如何此經喻依他起? 第二、釋生無性及一分勝義無性。如《阿毗達磨經》,說幻等八喻顯依他起,今 譬如幻像,生無自性性當知亦爾,一分勝義無自性性當知亦爾。
解深密經疏卷第十四
4
1
1
1
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