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587 - 唯識藏_14
P. 587
善通達。若依《瑜伽》第二十五,以四種相釋其聞慧,除此經中初聽聞相。若依《瑜 ;五、見善通達。謂諸菩薩於此教法專心諦聽,能善受持,諷誦通利,意善尋思,慧 觀二門。前中有二:初明聞慧,後辨思慧。此即初也。 目多伽、闍多伽、毗佛略、阿浮陀檀摩、優婆提舍也。」 祗夜、和伽羅那、伽陀、優陀那、尼陀那、阿婆陀那、伊帝 甚奇特法。論議者,若於是處無有顛倒解釋一切深隱諸相。」 無比?無有諸法能比類故。希法者,若於是處宣說聲聞、諸大菩薩及如來等最極希有 故,宣說廣大甚深法故。為何義故,名為廣破?以能廣破一切障故。為何義故,名為
然此聞慧,有其五相:一者、善聽;二者、善受;三、言善通利;四、意善尋思 自下第二、依教正修。於中有二:初總明止觀方便;後「復即於此」下,別釋止 菩薩於此善聽善受,言善通利,意善尋思,見善通達,
解深密經疏卷第十九
① 「所」字上,底本有「彼」,今依據麗本《深密解脫經》卷三刪去。
若廣分別,具如別章。
出,故彼經云:「所 依《深密經》,具列梵名,而不翻
5
7
7
7
7
① 謂脩多羅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