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586 - 唯識藏_14
P. 586
。如名方廣,亦名廣破,亦名無比。為何義故,名為方廣?一切有情利益安樂所依處 聖弟子等前世相應事。本生者,謂宣說菩薩本行相應事。方廣者,謂菩薩藏相應言說 說。又有因緣制立學處,亦名緣起。譬喻者,謂諸經中,有比況說。本事者,謂宣說 或五或六。 名記別,記別開示深密意故。諷誦者,謂諸經中,以句宣說,或以二句,或三或四, 故名應頌。記別者,謂於是處,聖弟子等謝往過去,記別得失生處差別。又了義經說 ,略說所應說義。應頌者,即諸經中,或中或後,以頌重頌。又不了義經應更頌釋, 告慈氏,我為菩薩法假安立十二分教,所謂契經乃至論議。 別、諷誦、自說、因緣、譬喻、本事、本生、方廣、希法、論議。 經云能求奢摩他,能善毗鉢舍那。
然此十二,諸教甚多,且述《集論》第六所說,彼云:「契經者,謂以長行綴緝 自下第二、如來正答。於中有二:初明修所依教,後顯依教正修。此即初也。佛 佛告慈氏菩薩曰:「善男子!如我為諸菩薩所說法假安立,所謂契經、應頌、記
解深密經疏卷第十九
《瑜伽》等說言。 解云:依《顯揚》、
自說者,謂諸經中,或時如來悅意自說。緣起者,謂因請而
5
7
7
6
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