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36 - 唯識藏_15
P. 436

習氣故。    尼,名法身故。」  。」梁論第三,大意亦同。又《成唯識》第九卷云:「二乘滿位,名解脫身,在大牟  譬如王子,先蒙灌頂,少有愆犯,閉在囹圄,纔得解脫,即與第一最勝自在富樂相應  等無量希奇妙功德眾之所莊嚴,一切富樂自在所依,證得第一最勝自在,隨樂而行。  勝增上自在富樂相應。其法身者,解脫一切煩惱、所知二種障縛并諸習氣,力、無畏  身差別者,謂解脫身唯永遠離煩惱障縛,如村人離枷鎖等所有禁繫,息除眾苦,無殊  數譬喻不能及,即依如是,二身別相。無性《攝論》第三卷云:「此中,法身與解脫  德所依有差別。

              大唐三藏會釋經論云:據實,如來、二乘解脫,體無差別,同斷煩惱所證滅故,  問:二種解脫若無別者,《入大乘論》如何會釋?彼云如來解脫勝  此即第二、正釋差別。謂由法身有差別故,無量功德所依殊勝,與二乘差別,算  如來法身有差別故,無量功德最勝差別,算數譬喻所不能及。」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解深密經疏卷第三十四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      ① 於二乘,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
   431   432   433   434   435   436   437   438   439   440   44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