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69 - 唯識藏_16
P. 169
云云。 非有非無 者,立本也,或本無之。餘離一異等,解者作三番四句釋,謂一異俱不俱 斷而不心行處滅哉?特是大慧欲究其說,故復請說離四句法。先列離四句相。言有無 相見,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令一切眾生一切安樂具足充滿。」 界無邊相行,自心現趣部分之相一切諸法,我及餘菩薩摩訶薩離如是等妄想自性自共 義,諸地相續漸次上上增進清淨之相,隨入如來地相,無開發本願,譬如眾色魔尼境 無、常無常,一切外道所不行,自覺聖智所行,離妄想自相、共相,入於第一真實之 如影之非形,不顯示第一義,唯聖智所得是第一義,故曰自覺聖智子等,則符上文也。
次正請中,初請因地自行離句法,則曰一切外道所不行等。蓋外道者,正坐見中 言語道斷,心行處滅,是聖人自到境界,亦學者契悟田地,如向所明,豈言語道 爾時,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:「世尊!惟願為說離一異俱不俱、有無非有非 右第四章
楞伽阿跋多羅寶經通義卷第二
四句 有無
、常無常
四句 常等
,次第漸略,不煩文也。此諸四句見各有宗計,略不復引
1
5
5
9
9 四句 一異
、有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