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70 - 唯識藏_16
P. 170
諸天世人。」 。凡如此法,皆願說之。 行。雖則無邊,皆自心現趣彼部分之相,謂一切法有,乃至非有非無,各有部類分限 眾色摩尼所現境界,無不具顯無邊相行等,即所譬法也。相,謂地相;行,即所修之 四說。然則四句一也,但執之為四見,入則為四門。法無向背,人自悟迷故,譬之如 復以本願無說而說,開發眾生。而言無者,意如向說,所謂自行既離四執,化他無妨 ,乃至上上增進清淨之相,《金光明》所謂「過諸菩薩所行清淨」是也。 故,不見有自共相可得,則一切皆離,而後入第一義真實之地,則初住也。歷於諸地 以無所行而行極聖境界。此雖自因,亦至於果。言離妄想自相、共相者,惟其離四句 ,極至無言,亦不出見,故離見則非彼所行。唯自覺聖智所行,則離四句,絕
佛告大慧:「善哉!善哉!汝能問我如是之義,多所安樂,多所饒益,哀愍一切 三、結請中,亦雙結自他法,如文云云。 次請果地化他四說法,則曰隨入如來地相等。夫自行既以一門隨入,自證妙離,
楞伽阿跋多羅寶經通義卷第二
1
6
6
0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