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65 - 唯識藏_16
P. 165

於是先明言說妄想相凡四種。相言說者,從自妄想色相計著生,如後依七處和合出聲  趣,去道不遠,亦淨眾生妄念可也。如執能說而失所說,雖說第一義心,亦非真實。  則不足以示第一義,而以之名經,非邪?此其進退可疑者。  若善通達,可以得佛道,而淨一切眾生垢染,是則言說妄想非復妄想也。若唯妄想,  義心,故曰妄想相心經。大慧請意,既以言說相說第一義,則言說、所說有義有趣,  不幸凡愚執著,因成戲論,反蔽於道,此聖人所以尤謹言焉。  為眾生迷不知道,不得已而有言說。是故言說者,可因之而顯義,不應滯教而忘理。  始虛偽計著過自種習氣生。是名四種言說妄想相。」  已,境界無性生。過妄想計著言說者,先怨所作業,隨憶念生。無始妄想言說者,無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答中,先區別其相。謂言說妄想者,非道也;而說第一義心者,是道也。苟善義  大慧因向有斯但言說之語,則言說為妄想相,即此經所說名、相、妄想顯示第一  法本自然者,道以之全;言說詮示者,理以之虧。夫然則聖人豈有意於言說哉?
             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通義卷第二
                   ① 「遣」,底本作「遺」,今依據前後文意改作「遣」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1
              5
              5
              5
              5
   160   161   162   163   164   165   166   167   168   169   17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