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68 - 唯識藏_16
P. 168
深空空義,蓋反上長行,亦成顯後義。後四句者,謂若一切法有自性,則言說亦非, 諸妄想相。故知但離妄想,言說自亡,當體性離,無別有也。 爾,抑以所說從言說相則非。若了言說性離,即第一義,復何非之有?故曰當離言說 說若唯妄想,應全不說第一義心邪?曰:以所說心,非無其理,唯以自覺聖樂奪言非 。《大論》所謂「除實相外,餘皆魔事」,台宗謂之以理揀情,其旨頗類焉。然則言 其實一自心之外,凡所有性,皆為非性,正言無外性可得,故曰外性非性。後皆例此 不離自心現量分別,自性非性,則外性亦非,皆不足以顯示第一義也。 故,謂唯語言問答,則自他相而已,皆非實性;三者、隨入自心現量故,謂凡所說, 三,謂:一者、言說出於生滅動搖,展轉緣起,而第一義則非也;二者、自他
偈初四句正言諸法無自性,則言說非言說,即性亡處是第一義畢竟空理,故曰甚 然以自心現量言之,則一切法皆自性,安有所謂外性非性耶?亦一往對妄示爾。 復起第三問,佛答言說、所說皆非第一義。縱或言理,非自得之妙,則似是而非
楞伽阿跋多羅寶經通義卷第二
1
5
5
8
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