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75 - 唯識藏_16
P. 175

趣自心,非為得聖智自覺三昧樂住者真實分別顯示,則同於權說,三也。  說而已。又諸言說悉由愚夫等者,則因取著而有言說,不同此經建立,唯明一切法皆  愛,此則墮於我見,二也。  是境界攝取性非性有無相生者,則為取著長養、我人。雖曰修行,我人不除,皆成見  攝根境諸妄想斷,是為依如來地修行者,終不於彼境界起性非性想。若復異是,於如  種自性妄想,而彼外道作有性妄想計著,則乖於入道,一也。是亦義當釋彼伏疑云云。  曰有三種量、五分論  、一異俱不俱、有無非有非無、常無常等惡見妄想。」  有非無、常無常見,戲論計著,不實建立。大慧!是故欲得自覺聖智事,當離生住滅

                    熱燄譬中,言依生住滅起見,又曰緣自住事門者,以今言之,總不出於自他內外  凡闢邪妄,但以是三說考之,彼無所逃其非。  又曰若說彼性自性自共相者,謂若但說彼諸法自性有自共相,凡如此說,皆化佛  又曰心、意、意識身心轉變者,謂轉變則自迷之悟,了一切法皆自心現,則攝所  於此譬下通斥凡外起見,所非者三:一、乖入道;二、墮我見;三、同權說。故
             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通義卷第二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名相如別。  三量、五分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。即懸敘論宗雖各建立,而修道契證得自覺聖智,離二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1
              6
              6
              5
              5
   170   171   172   173   174   175   176   177   178   179   18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