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15 - 唯識藏_16
P. 215
因相故,大種及色不集故,須陀洹觀有無品不現,身見則斷。如是身見斷,貪則不生 受無性者,即初果向人以人無我觀了本無性故,其惑即斷。言無知者,謂染汙無知也。 想故,起種種妄想自性計著,故譬之如熱時燄,非水謂水,即其相也。彼以人無我攝 ,正釋上妄想身見。以本非四見而有四見,則是無實妄想相,如彼緣起,而愚夫以妄 復依見而起,如後邊見,故曰如緣起等,謂依緣起故,起妄想自性。「以彼非有」下 ,具有三斷四超義云云,今約大超根性言也。 略之異云云。亦言有上、中、下者,以結從人也。上上升進,得阿羅漢者,於此斷證 少之說,今於此言之,以後顯前,辨三根性爾。三結正當初果所斷惑,與八十八使廣
大慧!俱生者,須陀洹身見,自他身等四陰無色相故,色生造及所造故,展轉相 身見者,謂於五陰身作主宰見。此分二種:俱生,則與身俱生,如前身見;妄想
楞伽阿跋多羅寶經通義卷第三
② 「意」,底本作「竟」,今依據佛教本改作「意」。 ① 「眾色」,底本作「 □□ 」,今依據佛教本補上。
2
0
0
5
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