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35 - 唯識藏_16
P. 235
著者,如今人有膠固聲色,而自謂無著,此又妄想之尤者也。餘可見者略之,通言謂 如士夫方便者,獨人以方便作用,若有縛解之異,此妄想如之亦可。謂雖縛不縛而計 自離,何縛之有?情著成縛,不可云無。彼於縛不縛因緣而定見計著,故皆成妄想。 若以縷為線,是應以金為針,以二物不獨用故,有如彼俱相續也。 者,即心與彼法俱相續而起。如金縷者,按唐譯,則曰「遞相繫屬,如針 ,如龜毛兔角;或見有所生,則計無種因緣生,即無因之身也。相續妄想謂彼俱相續 不出有無等見,如外道妄想之所計著。不生妄想者,言一切性本無生,直謂本無生性 皆非,此則不異惡見,以執性實故也。 法也。自性妄想言持此如是者,持,謂執持。即於諸法起自性定見,執以為
縛不縛妄想言縛不縛因緣計著者,雖諸本不同,當以今文為正。以理言之,法本 因妄想者,謂於因緣有無等法妄生分別,各有異因相生,是亦邪妄。見妄想者,
楞伽阿跋多羅寶經通義卷第三
② 「針」,底本作「金」,今依據麗本《大乘入楞伽經》卷三改作「針」。 ① 「言」,底本作「起」,今依據嘉興本《楞伽阿跋多羅寶經註解》卷二下改作「言」。
2
2
2
5
5
② 與線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