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37 - 唯識藏_16
P. 237

。云何二法離,得成一妄想?求之不可得,所以無實性。  二句,顯皆不可得。由是覈之,若一有一無,則不成二法;若有二自性,自性則應乖  猶前初二句也。若因彼幻相而有種種,則妄想自無種種,故妄想亦不成,此又反前次  能成於妄想邪?後四句喻,謂如幻人,幻作種種支分,若先已生,則不待幻而後成,  不待緣起而成妄想。若以妄想為能攝受,取彼境界成妄想者,則緣起自非妄想,又何  ,法不兩立故,有法有喻。初四句法,謂妄想自性若有種種,而緣起應無法可得,亦  處者,則想復轉為智,故曰平等智慧生,即向離妄想到自覺聖智是也。  未嘗轉也。覺想與智,本無二法,以隨境故,智轉為想。若了法無所有,而及於最勝  前十二妄想,皆由外境所縛生,而實外境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「妄想自性有」下十六句,頌上二種自性。於中,初八句言妄想、緣起互為有無  偈初四句通約迷悟述一頌之旨。心縛於境界者,正謂以心迷故,外境得以縛。如
             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通義卷第三  此諸妄想性,即是彼緣起,妄想有種種,於緣起妄想。  彼相則是過,皆從心縛生,妄想無所知,於緣起妄想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7
              7
   232   233   234   235   236   237   238   239   240   241   24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