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61 - 唯識藏_16
P. 261
佛折之曰無因論。蓋世間有無必相因故,如彼計有從有生,則有為無所因,無因之有 其非,曰非不有。從有生,正言所生世間是有也;非無有生,言能生因緣是有也。故 見必偏。本不能離,而作離想,是謂不離離相,亦猶前文「不出出覺」是也。 則著於無。所指有無是所依境,不唯依之而已,而又墮性非性欲見。欲,謂樂欲,其 ?故大慧請說有無有相,意則離彼偏見而達乎正道也。 。大慧!若不取有性者,性相寂靜故,謂諸如來、聲聞、緣覺不取貪恚癡性為有為無。 是說世間無因。大慧!云何世間依無?謂受貪恚癡性已,然後妄想計著貪恚癡性非性 云何世間依有?謂有世間因緣生,非不有;從有生,非無有生。大慧!彼如是說者,
「云何世間」下,徵釋也。謂依有者,計有世間因緣生,是生與所生皆有,仍遮 於中先示二種依義,則曰世間依有二種等。凡凡夫情見,未嘗獨立,不依於有, 有無有見者,凡外偏計也;離有無相者,佛法正宗也。苟不辨其偏,何以知其正 佛告大慧:「此世間依有二種,謂依有及無。墮性非性欲見,不離離相。大慧! 大慧白佛言:「善哉世尊!唯然受教。」 佛告大慧:「諦聽!諦聽!善思念之!當為汝說。」
楞伽阿跋多羅寶經通義卷第四
2
5
5
1
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