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64 - 唯識藏_16
P. 264
字性離,即是解脫,則亦何離之有?是文字相亦本無定性也。 則空有兩亡矣。又曰離文字妄想者,是亦著文字相,故必求離相,所以為失。若達文 必滅有以為無故。不知自心現量,見外性無常以為壞滅,反顯若覺自心究竟不著者, 即其人也。 者也。言增上慢者,凡執有一法以為增上成見慢者皆是,所謂未得謂得,未證謂證, 空見之失甚於人見。蓋人見者,其惡有止,若增上慢空見,則無法不棄,是所謂壞滅
偈言有無是二邊者,頌上所依有無則二邊而已,極其至處,本唯一心,所謂自心 墮自共相見希望者,此本著有,而以斥空見者,蓋唯一機故,惟其不能忘有,則 既正其失,於是極言以貶之,曰寧取人見如須彌山等。是以其至大況其至小,則
若知無所生,亦復無所滅,觀此悉空寂,有無二俱離。 誰集因緣有,而復說言無?邪見論生法,妄想計有無。 非外道非佛,非我亦非餘,因緣所集起,云何而得無? 無種而有生,生已而復滅,因緣有非有,不住我教法。 無取境界性,滅非無所有,有事悉如如,如賢聖境界。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通義卷第四
2
5
5
4
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