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7 - 唯識藏_16
P. 27
、相違義;二、相害義;三、相順義;四、相成義;五、無礙義。初者,謂談真違俗 約俗諦;心體平等,染淨相盡,一味無二,名為真諦。此中,真俗相對有其五義:一 是則舉唯心為宗,心盡為趣。下文云:「無心之心量,我說為心量。」 濤波萬端,莫不皆是心之所現。下文所說雖有多門,莫不皆顯此唯心義,故以為宗。 在初心,滿在佛果,經文具辨,故以為宗。是故舉覺為宗,覺泯為趣。 自體,如理一味,妙絕能所,離覺所覺,故下云:「無有佛涅槃,遠離覺所覺。」覺 故以妄想為宗,妄盡為趣。 消釋一部經文。以妄念若起,即是妄想,遂令妄念止息,即到此經處,故以為宗。是 聞已,即離彼見,故是藥也。但由佛說於妄想還治妄想之病,是故唯以「妄想」二字 之想,是所對治,故是
五、二諦為宗者,謂開前一心以為二諦,即心相差別,染淨緣起,凡聖區分,以 四、或說一心為宗者,以辨諸法皆由心現。謂習氣內擾,妄境風起,吹擊心海, 三、以自覺聖智為宗者,非直覺一切法唯是自心,悉皆平等,亦復覺此能覺智之 二、或以妄想為宗者,以妄想有二義:一、病;二、藥。病,謂執見,但是虛妄
入楞伽心玄義
1
7
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