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02 - 唯識藏_16
P. 302

自心現量,於智爾燄而起妄想;妄想故,外性非性,觀察不得,依於斷見。」  ,故於外事處所相性無性,妄想不斷。自心現量建立說,我、我所相攝受計著,不覺  不生,順三解脫,智亦不得。非妄想者無始性非性虛偽習智,作如是知。是知彼不知  ,是施設量建立。覺自心現量,有無有,外性非性,知而事不得;不得故,智於爾燄  矣。極近而不見者,目睫是也。小而不見,嬰兒是也。餘文可知。  能所故有知,則猶以障為智,非般若獨照之智。據下正釋乃成,反顯其意假設之義彰  生者,正謂有爾炎所知之事故,有智生,非全無彼性會於爾炎之知而名為智,是必合  不名智,更指何乎?故知此中已露消息,而且結問者,亦假設云爾。又曰有爾炎故智  種種自共

                     爾時,世尊欲重宣此義,而說偈言:    佛告大慧:「不如是,無智應是智,非非智。我不如是隱覆說攀緣事,智慧不得
              於不異相性,智慧不觀察,障礙  有諸攀緣事,智慧不觀察,此無智非智,是妄想者說。               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通義卷第四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① 相性更相隱蔽,如上相奪義故,智不得邪。信如所疑,正當了法無性,此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② 及遠近,是名為邪智。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
   297   298   299   300   301   302   303   304   305   306   30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