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12 - 唯識藏_16
P. 312
所說,是汝世論,所以外之也。 世論報之,所以拒之也。如是說者,悉是世論,則率由情見,所以抑之也。又曰非我 之儀,如禮有請問之語是也,而彼不請,卒然有問,所以責之也。彼問雖多,概以一 脫門,是豈與外道同哉? 不自轉心,心不自著心,豈復自心墮於自心邪?故妄想不生者,則順於空相,入三解 有?覺自心現故,則自心現妄想不生者,既了自心,復何所生?是則心不自生心,心 心現處,則不著二邊,以不著故,二邊妄想所不能轉。相境非性,非性即空,何轉之 是,故不來不去,即不生不滅,乃我所通。 ,趣聚會生等。謂來者,趣聚義,則緣會而生;去者,散壞義,則緣散而滅。佛說異 法,則隨他意語,豈亦非自通義?又何以異於外道智慧言說數邪?如文云云。
次正引論,廣辨邪正,則曰我念一時等。不請空閒者,空閒猶間隙也,當是請問 酬次難云不墮世論妄想數者,即二邊是妄想數。故徵釋云謂不計著外性非性,自 答中,先拂初難,云我不說世論。蓋世論者說來去,佛唯說不來不去,故曰來者 次顯正教。於中,初大慧反問如來亦同世說。凡二難:如為異方諸天人眾廣說諸
楞伽阿跋多羅寶經通義卷第五
3
0
0
2
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