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83 - 唯識藏_16
P. 383
、緣覺及諸外道所脩行道,得十賢聖種性道及身智意生,離三昧行。是故,大慧!菩 昧覺所持,觀察不思議佛法,自願不受三昧門樂及實際,向自覺聖趣,不共一切聲聞 交映,如來酬答文旨若此,可不究其始末乎? 滅乎 法,則猶生滅,非生滅盡。若見如來藏,則五法、自性皆無我相,豈陰、界、入而不 轉不滅等。二乘於此但知作解脫想,而不知轉依八識實不可滅,故非其境界。 亦情離而體不離也。而亦轉者,以七識與六識為因,及彼攀緣,生於諸識 七識亦離亦轉,故曰七識流轉不滅。亦離者,以藏識雖未始離七識,而七識自離,是
地次第相續轉進,餘外道見不能傾動,是名住菩薩不動地,得十三昧道門樂,三 不覺無我等者,正酬結所問。謂若於此不覺無我,以自共相攝受,生陰、界、入
楞伽阿跋多羅寶經通義卷第六 ② ?故知若明其本,末將自除,所以本末實相顯發。由是明之,總別相貫,本末
② 「乎」,底本作「互」,今依據佛教本改作「乎」。 ① 「識」,底本作「緣」,今依據前後文意改作「識」。
3
7
7
3
3
① ,故言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