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92 - 唯識藏_16
P. 392
執我,妄想之主;意識及五識,妄想之相。故八識雖異,皆妄想也。若亦兼餘義,則 正智、如如以配成性,其義可知。 光,持種種相,而分別不謬,故曰各各分別持。即日光以譬妄想,種種相以譬緣起。 想反屬緣起者,從所起說也。即依忘想生心、心法,是其所起故。既俱時生,則如日 。答中,先答總入,可知;次別配法相。初以名、相對妄想者,從所因言也;以彼妄 亦教他人,勿隨於他。」 五法、三種自性、八識、二種無我,一切佛法悉入其中。是故,大慧!當自方便學, 妄想不起,隨順自覺聖趣,一切外道、聲聞、緣覺所不得相,是名正智。大慧!是名 相。我及諸佛隨順入處,普為眾生如實演說,施設顯示於彼,隨入正覺,不斷不常,
五法攝八識者,即自心現妄想,一也。而通八種分別,謂識藏即妄想之本;意則 既申五法,即三自性義在其中,如前後會攝,故復問其攝入之外,亦有自相宗邪 爾時,世尊欲重宣此義,而說偈言:
名相虛妄想,自性二種相,正智及如如,是則為成相。 五法三自性,及與八種識,二種無有我,悉攝摩訶衍。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通義卷第六
3
8
8
2
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