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2 - 唯識藏_16
P. 42
卷位即舒,舒位即卷,同一圓明無礙法。餘準可知。 本智就實而卷,後智就機而舒,二智寂用無礙,動靜雙融,故俱現也。 》說十地差別,如空中鳥跡。解云:此並就理融事,同理無二,故作是說。 者,不從一地至於一地;不從一地至於一地者,此人不住生死、涅槃中。」又《華嚴 十地即為初,初即為八地」,乃至「無所有何次」。又《思益經》云:「得諸法正性 位各攝諸位,以緣起相由故,事隨理融故,廣如彼說。二、依此經,諸地相即,云「 向、十地階降,從微至著,從淺至深,次第相成,方至究竟,具如經論說。 、俱;四、泯;五、圓。初者,謂比證賢聖因果位別,始從十信、十解、十行、十迴
二、行者,亦有五義:一、舒,謂十度次第修;二、卷,謂一念具萬行;三、俱 五、圓者,謂前四義不相離故,合為一法,無礙俱現。或即位非位,非位即位, 四、泯者,謂卷舒相奪,兩相俱盡,以二智相泯,同真一味,俱不存也。 三、俱者,以前二說不相離故,即舒常卷,即卷恒舒,自在無礙,雙融俱現。或 二、卷者,有二義:一、依《華嚴》,五位相收,十信滿心即具後四位,餘之四 七、行位卷舒門者,然有二義:先位後行。位中,有五句:一、舒;二、卷;三
入楞伽心玄義
3
2
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