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78 - 唯識藏_18
P. 378
惟。 名菩薩善好意。由此六意所攝愛重思惟,菩薩修習。 志意。若菩薩所行六波羅蜜功德善根,令一切眾生平等皆得,為彼迴向無上菩提,是 蜜所生功德善根,施與一切眾生,以無著心迴向,為令彼得可愛重果報,是名菩薩大 已,見眾生於己有大恩德,不見自身於彼有恩,是名菩薩有恩德意。若菩薩從六波羅 歡喜,眾生得益,其心歡喜所不能及,是名菩薩歡喜意。若菩薩行六波羅蜜利益眾生 成佛,不捨無厭足心,是名菩薩長時意。若菩薩由六波羅蜜所作利益他事,常生無等 。是菩薩戒、忍等意亦不滿足,是無厭足心。是名菩薩廣大意。若菩薩從初發心乃至
釋曰:為顯無疑心。既隨喜勝人所行,故決定無疑。 論曰:若菩薩隨喜無量菩薩修加行六意所生功德善根,是名菩薩六意所攝隨喜思 釋曰:為顯求得心。見有大功德故,求欲得之。 論曰:戒、忍、精進、三摩提、般若心,菩薩恒現前修,乃至入住究竟清涼菩提
攝大乘論釋卷第九
3
6
6
8
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