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86 - 唯識藏_18
P. 486
有,由心分別顯現,故一切法不可說有,亦不可說無。如此顯現,不如此有,是故不 是無常。 此境有二義:一、依止緣緣;二、比度緣緣。如人依止心無常相,比度色等餘法,皆 緣此生,猶如羸人,因杖得起。若觀此法,彼法得生,故此為彼緣,如五塵生五識。 為因緣。 無分別智因有言,未生令生,已生令堅住;若無此熏習,無分別智不得生:是故說此 惟從聞他正說起,故稱有言。此智因緣,即以有言聞熏習及正思惟為體。由此因緣, 先善心為後善心作因。依從他所聞法音,起聞熏習因,此熏習後,生正思惟,是正思
不可言法性是菩薩緣緣,一切法由分別性,不可言說。何以故?諸法由自體無所 釋曰:前偈說菩薩因緣,此偈說菩薩緣緣。境界,即是緣緣。緣緣有何相?若法 論曰:諸菩薩境界,不可言法性,是無分別智,二無我真如。 此智因聞熏習起,緣何法為境? 釋曰:四緣中,除三緣,但取因緣。因緣有何相?若因與果同類,名因緣,譬如
攝大乘論釋卷第十二
4
7
7
6
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