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38 - 唯識藏_20
P. 238
故語業輕,理無過失。 ,意業最重;五僻見,邪見重;五無間,破僧重。所望別故。今此明業,不望無間, 後輕,諸色業道皆先重後輕;意業道中,先輕後重。作法不同,亦無過失。然三罰業 身三種,後意三,從輕至重,總挍三業,別量十業。業道中,先色後心。色中,先重 者,親友。 理實由業,說業名天。初由悲故,後起慈心,而與其樂,故唯言慈。 亦復如是。由他增上,自現業熟,便得現果。「業天」者,即世人多以為善惡由天, 得安樂。輪王勸化,行十善業,眾生隨行,得樂亦爾。慈定菩薩運心與樂,供養獲安 處,令生安樂,眾生見佛,供養為業。佛令無苦,得安樂住,處勢力故,攝餘眾生皆 佛弟子凡聖學無學僧,名佛上首僧。此言「僧」故,非是別人。
第七、業顛倒中,「殺生相似同分罪」者,加行業道似根本故。此有二例,一、 第六、業增上有六:初一、利相;第二、勤相;第三、自性中,初語四挍量,次 損益門有八者,初七即是身三、語四,如次配之;第八合是意三業道。「助伴」 與他增上果等中,「謂亦由受現法果業」者,謂不但由他,亦由自現業。謂佛住
瑜伽師地論略纂卷第四
2
2
2
6
6